当一位40+的前职业经理人决定换城定居

责任编辑: ym315.com

美国作家David Brooks在他的著作《第二座山》(The Second Mountain:The Quest for a Moral Life)中,提出过“第二座山”的概念。他认为,人生要爬两座山,第一座山是“自我”之山,人们基于外界的看法所希望实现的自我;第二座山是“忘我”之山,为了某个内在的使命,人们甘愿默默地奉献。他将此称为人的“双峰模式”。开始思考“第二座山”的阶段,大多始于中年,往往是人们开始从世俗意义的山峰走向山谷之后,发现世俗的成就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陈路齐在今年上半年卖掉了在北京的房子,7月份他正式辞去了此前在上海的工作,举家搬迁来到苏州,在新的城市开启生活。

5月份,他在中介挂牌了自己在北京唯一一处房产,时值北京房市仍在下行区间,但他没有犹豫,以当时该小区近乎最低的价格迅速处理掉了这一占比最大的资产,同时也卸掉了迄今人生最大一笔负债。他给我算了算账,加上交易成本,还有这么多年的利息成本,最后还亏了大概二三十万。除去账面上的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买一套房子也是精神层面的消费,因为这意味着重要的安定感。

路齐大学时候从家乡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学习预防医学,毕业之后他非常顺利的来到深圳一家区属的疾控中心,但职业与兴趣的错配,使得他在工作中很少能获得快乐和价值感。工作三年之后他考入了外交学院继续攻读国际经济关系硕士。

在深圳工作的三年,小有积蓄的他赶上中国股市迄今为止未能超越的一次波澜壮阔的牛市,从那时开始他将投资视为了自己终身的第二职业。外交学院刚毕业,有个朋友告诉他,在他们公司工作每天可以光明正大的看股票,所以他误打误撞迈入了财经公关行业,一直走到现在成为了业内资深的财经公关专家,并且在豆瓣上出版了自己的一本电子著作《我给上市公司做公关》。

听从外界的规训,工作足够努力,对自己要求也高,按部就班升职加薪,八零后这一群体的集体写照在路齐身上也毫无例外。他的职业生涯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起起伏伏,也逐渐迎来自己的快速发展期。2016年,他被挖到一家港股上市的财经公关公司做中国区总经理,负责内地三个城市办公室的业务运营,最多的时候他的团队超过上百人。

然而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他的人生第一次住院也发生在那期间。那几年,由于客户排队在香港上市,他经常需要当天往返两个城市出差,回到北京经常是半夜,第二天正常地出现在办公室里,和同事开会,讨论方案。 医生说太过劳累,免疫力下降,建议在家里静养。

从业以来,路齐一直做乙方,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2018年他跳到一家刚上市不久的地产企业做资本品牌负责人,他的年薪也顺理成章地超过一百万,在职业的选择上他说那是房地产黄金年代最后的一点微光。只是公司总部在上海,他开启了每周的双城通勤的日子。也就是从那次职业机会开始,让他开始体验除北京之外的城市生活,也在心里种下了换个城市生活的种子。

离开了待了十多年的北京,下决心搬到苏州定居,是一个在心里酝酿已久的决定,而最终推动这个决定的是今年路齐的儿子面临小升初择校问题,和很多看似成功的北漂中产家庭一样,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他们最终选择离开北京的催化剂。另一方面,近些年,各地都在大力引进人才,苏州在今年更是放宽了落户政策,同步给人才创业提供了实在的优惠政策。去年他偶然机会去苏州出差,当地政府为了大力招商引资,为他提供了热忱且高效服务,他感到另一座城市以“友好”的姿态在欢迎着他。

作为全家人搬家换城市的决策人,路齐是这个决策最终拍板的人。在管理层做久了,路齐说家庭管理和公司管理是一样的,战略确定之后,就是坚定的执行,决策之前会权衡很多,决策之后就不会有挣扎和纠结了,剩下的就是把执行细化成一个执行方案,面对的是一个个更为具体的问题:北京的房子能不能很快出手?要在苏州哪个区落户?小孩要在苏州的哪个学校上学?房子要买在哪里?

来到苏州,他仅用了两周就选定了苏州的房子,三室一厅面积比在北京大了很多,小区的江南风韵,让热爱古典诗词的路齐感觉很喜欢。更重要的是,卖掉北京的二手房,他还清了银行贷款,不用再背负每个月上万的房贷,他第一次感到一身轻松。按照他的话来说,这是一次家庭资产重组的机会。

搬到苏州已经四个多月了,他一边忙着装修新房,一边做全职奶爸,照顾刚来苏州开启初中生活的孩子。他对外界戏称自己是创业即失业,但他对未来依然还有些自己的规划和憧憬,辞职之前,已经算好了经济账,过去的积累足以支撑他未来几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7月份,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宣布了已经注册完成了公司,未来要做一个小而美的咨询服务公司。看到他的官宣,有同行向路齐抛开橄榄枝,希望他加入,但是被他婉拒了,“如果还是做一样的事情去打工,那这无异于再次回到原来的轨道。”

他说人的职业分三个阶段,积累期、爆发期和下降期,在下降期到来之前尽管给自己规划一个第二增长曲线。这里面多多少少掺杂些危机感和焦虑感。

2009年,站在硕士刚刚毕业的门口,一个年轻人想留在北京实现野心梦想和欲望一点不少,十五年过去,刚刚换了城市站在又一个新的起点上,一个年过四十的男性坦然地说,野心和梦想尽管被冲淡了,换来的是对生活深刻的理解。

今年路齐去成都参加了本科毕业20周年的同学会,在那次聚会上,看到毕业之后20年的同学,过往他并没有意识到四十出头对于一个男性到底意味着什么。路齐没有过多描述自己大学同学的状态,只是毕业20年,那样一次聚会好像是一面镜子,让路齐突然对年龄有了深刻的体会。

路齐说自己已经过了心随境转的年纪,比如辞去工作,比如来到苏州,比如住了更大的房子,居住环境变得更好了。但当我问他这应该是令人很开心的事情吧,他想了想说,也没有。为生活做减法也是他当下这个阶段的主题。我想这就是David Brooks说的寻找“第二座山”的状态吧。

在著名的荣格派心理学家James Hollis的《男性困境》一书中,男性和女性一样,同样受制于严苛的角色的期待。在我的印象之中,路齐是理性的,善于思考分析的,很少表露情绪的。事实上,年过四十,他自己也说工作之中已经很少有事情会触动到他的情绪了,但很多丰富和细腻的情感都在他自己的诗词当中能感受到。

5月底,他回京处理房子的事情,从上海回北京的这条高铁线,他从2018年开始已经来来回回坐了数不清多少次了,但这次的意义对他来说有些不同,望着窗外匆匆飞过的风景,他写了一首诗《窗外的风景》:

从北到南/从南到北/这条高铁线/我坐了很多次/窗外的风景掠过/来不及看清/就消逝了/留下沉默的心事/何处喧哗/世间的色相/如梦幻泡影/即使驻足看一生/也只是天地岁月的刹那/我看不清风景/但我看到了四季/看到四季的轮换/又到了夏天/我没动/它也没动/就这样擦肩掠过/遗忘于记忆之外/遗忘于宿命

以下为陈路齐口述,经作者整理后发布:

做任何事情都是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权衡,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在的。人到中年,允许自己去按照真正的内心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通过换了城市,相当于给自己的家庭做了一次资产重组。决策的原则是只去考虑大方向是不是对,不去在细节上纠结。比如快速出手了北京的房产,很多人都知道买卖双方谈判的过程双方是心理博弈的过程,当时面对买家的砍价,我的态度是既然决定要走,那就不要在这细微细节上再纠结,所以以当时这个小区比较低的价位在一个月内卖掉了房子。我想这些就是原本在做决策是就想好需要承担的。

苏州的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非常宽松,效率也很高。整个过程公开透明,也很方便。目前看除了京沪这两个城市,全国户籍的流动已经非常宽松了,其他城市基本上都不存在落户的这样一个门槛。所以我认为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已经完全不必要在意户口的东西,户口很可能在我们这代人之后就被扫入到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从一线城市搬到二线城市,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决定。房子置换完了以后,除去居住条件有了改进之外,还完成了个人的去杠杆,没有了负债,同时房产上占用的资金也没有以前那么多,在资产配置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苏州是个很宜居的城市,我个人感觉整体生活品质比以前更高。

当然这些都是外在环境的转变,外在的物质境遇对我的影响已经很微弱了。 从追求外在的认可,追求一些物质的欲望,转而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平和,其实这时候往往是中年危机容易发生的阶段,我们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是内在和外在的平衡的失调。这里面离不开的重要一块就是职业。

每个人职业发展的话,会有三个阶段,积累期,爆发期到下降期。怎么样去度过第三阶段下降期,就是要打造自己的第二个成长曲线,谋求收益的多元化,以及规划我们的养老,这个是早晚每个人都要遇到的状况。

随着年龄增长,劳动收入抛物线正向的抛物线不断往上走,然后到达一个顶峰,后面会逐渐下降。当你进入到一个瓶颈期的时候会比较迷茫,因为原来的增长节奏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你只要努力就能够往上走,实在不开心就换工作,但是突然发现有一天你走到了一个瓶颈,这里面有内外因素的共同的作用。这是中年危机的一个根源,你突然发现你没法再往上了,一股无法避免的下坠的力量在牵着你。职业发展的停滞还会引发家庭的经济问题,这时候人往往内外交困、身心俱疲。

对当下我们每个人来说,收入可以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目前来看房产越来越难带来以往的巨大收益了,从大学毕业开始在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是我的另外一项收入,而且我相信作为投资阅历和经验的双重提升,未来这块收益会给我带来更多。 通过时间的积累,会产生复利效应。

除了经济基础问题,我认为中年危机的原因在于,人到中年,很容易进入到目标缺失的状态。当一个外在给你的很明确的目标没有了的时候,人就容易陷入迷茫。这一点和高中生在历经三年目标聚焦的高中生活考入理想大学之后,有的人会陷入迷茫是很类似的情况。

我的经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先接纳自己,接受焦虑、迷茫这些东西的存在,因为心理学上焦虑它并不是完全的负面的,焦虑它实际上是你的心理系统告诉我们现在需要改变。其实当你在体验到焦虑这一刻的时候,它就是促使你去更多的去思考你的人生的时候,不管职业也好,还是家庭也好,就是要思考我需要去做什么样的改变,当然这个答案并不是立马要得出,但是就会提前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去做一些准备。

其实这个社会不仅规训女性也在以同样的力度规训着男性。从公关的角度看,就是男性话语权在如今公共舆论表达层面越来越弱势,这符合“弱传播”的理论。面对生活的压力,男性通常保持沉默,压制他们的真实情感,让自己符合社会对于男性的角色期待。

和以前比,我当前并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对我来说,或者在外界看来,这可能是人生的一次低谷期了。

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考研失利,当时已经过了初试,复试因为差两分就没通过,当得知消息的时候,那会觉得好像是天大的事情。现在再看当初的自己,会觉得怎么会这么傻,会把这个事情看这么大。

过往的度过人生低谷,对人生挫折的一些经验,让现在的自己,知道什么都会过去的,10年、20年以后你回顾现在这样一个时点,可能已经全然不记得这件事了。

我平时喜欢书法和写诗,写书法一开始原本是陪伴孩子一起练习,结果他放弃了,我却坚持下来了。我始终认为人到中年,要有一个东西成为内心的锚点,它是能够让你从现实当中抽离出来,然后钻研进去,让你获得短暂的心流。这能够不断的提升精神境界。我觉得每个人还是要去培养一个能提升自己精神境界,更能够包容自己的爱好,让自己有足够心理和精神力量,去面对外在的顺逆。

所以为什么说需要艺术呢?艺术广大至极,足以涵养每一个人,尤其是在面临着一些矛盾和精神痛苦的时候。读书、写诗、文学、音乐、书法、绘画,反正什么都好。

艺术在提升你精神境界的时候,你也能够更好的去包容这个世界。这个可能是不管任何一个阶段,对抗焦虑的另一个就更好的办法。

最后就是不必抱怨,曾国藩有一句话,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抱怨的越少,乐观就会越多,当把抱怨当成一种习惯了,那也就是丢失了整个世界。

文章编辑: ym315.com

英伦素食滋味

张璐诗:英国的素食风潮几经迭代,已经拂去了“节制”或“先锋”的面貌,转而呈现出一种习以为常的亲切和自在。

奥运中的巴黎:松弛与松散

张璐诗:听到有人夸赞本届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烂漫和松弛,我却会替当地人感到一点缺憾。

从全家餐到一人食:寻找饮食中的幸福感

范庭略:不同的用餐氛围造就不同的吃喝体验,可以帮助一家人坚守美满,也能为孤独客带去安慰。

当你微笑的时候

范庭略:旋律引人产生联想,各种对话在不断展开,声波充满灵魂,层层递进的陈述愈发厚重,忧郁的效果变成了深刻的情感,这就是爵士乐现场的魅力。

对话梅耶•马斯克:“人生由我”

这位年过七旬仍然保持着活力的营养师和时尚模特,分享了她丰富的人生历程。

一家试图拯救“精英工作狂”的阿尔卑斯山间诊疗所

张璐诗:阿尔卑斯诊所的创始人表示,“成瘾”往往与高天赋型人群相伴,这类人能够取得杰出的成就,但成就越多,自我毁灭的风险也越严重。

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昔日贵族之家

张璐诗:置身于这幢曾属于克里雍家族的建筑,仍能依稀感受到名流显贵们生活的轮廓,只是他们的故事如今已尽付笑谈中。

帕沃•雅尔维:音乐是一种对生存的确认

张璐诗:这位在国际乐界极富影响力的指挥家认为,有些音乐可以保留住一个民族的传统与个性。

我们如何默默放弃了社会进步的想法

库柏:经济发展在历史上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人类的新使命,无论是全球还是个人,都是避免灾难。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著作者:写出那个活生生的人

崔莹:安德烈•艾席蒙关于写作的建议是:不必用复杂的语言去描述原本简单的东西;不必像研究生那样写出一篇论文,却把读者抹杀得一干二净。

消失的展览:“存有”与“虚无”之间

宁文:《消失的展览》期待呈现一场“看不到”作品的展出。每件作品都与美术馆的建筑空间相融合,哪怕近在眼前,观者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作品。